最近朋友郝杰被任命为临时项目经理(互联网),每天工作任务繁多,干着干着就心烦,总是遇到许多bug,就做不下去了,明知道领导催的很紧,却始终没有动力,但是还得必须做完,心里非常焦虑,可就是趴在桌上许久打不起精神。
其实朋友就是压力太大,情绪失控,执行力太弱,多次挣扎在思想的痛苦当中不能自拔。这样的情况,是不是很多人都存在呢?也许很多小伙伴将这种状态单单归结为执行力差,其实这不完全是执行力的问题,而是情绪在作怪。

你本来一切都按计划执行,可是走着走着就停下了,你可能会告诉自己要坚持下去,不能半途而废,可是你的情绪会时不时冒出来影响你,慢慢地消耗你的意志力,然后你又迅速对自己说:“还是停下来休息一下吧,只有休息好才能头脑清晰,工作效率才会更高。”于是你就安心的休息,等待起来的就是痛彻心扉。
所以,聪明的自我掌控者都知道,不和情绪对抗,顺着他来;高手甚至知道,如何利用好自己的情绪。
本文通过3个部分来介绍清除负面情绪,激活高效无压的人生的重要性。
什么是情绪?为什么说情绪的动力远比意志力大?
ETA脱困四问法,让自己变得更理智一点。
掌控情绪,进入高效无压的6个关键点。
一、什么是情绪?为什么说情绪的动力远比意志力大?
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,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映,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。
我们有时候受阻的真正问题并不是执行力的问题,而是情绪问题,情绪主导行为,远大于意志力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
你计划减肥,每天早晨跑2000米,饮食上少吃大鱼大肉,多吃瓜果蔬菜,可是最近有个朋友约会,要去吃自助烧烤。你本来是不想去的,可是你的情绪就出来工作了,慢慢地削弱你的意志力——没事,就吃一顿肉也不会增肥的,最近太累了,就犒劳自己一次吧,结果你回家后又懊悔不已。
由此可见,情绪完全了解一个人的喜好和想法等特点,你的意志力本来是坚持不去的,可是你的情绪安慰你说就吃一顿没什么的,有时候你的意志力可以战胜你的情绪,但是总有想吃的时候,你就会对自己说:“享受一次吧,下次不会了”。

那么该如何按照原计划前进,不被情绪所左右,遇到阻碍会毫不犹豫的跨过去呢?ETA脱困四问法就可以帮助我们,积极采取下一步行动。
二、ETA脱困四问法,让自己变得更理智一点。
1、什么是ETA及其所包含的内容。
ETA就是你遇到问题的时候,停下来反问自己4个问题,并且记录下来,一段时间后,你就会对自己的缺点和毛病逐渐清晰,并对自己的情绪深入了解,日益掌控。
(1)Emotion:我处在什么情绪之中?强力程度能打几分?
例如我现在处于烦恼状态,大概有5分。回过神来,发现干这个任务没有一点意义,浪费时间,打3分。
(2)Event:思考发生事情的原因。
试着描述发生的真实事情,根据客观事实,不要掺杂个人的情绪化。比如,案例中的郝杰在处理工作的时候因遇到问题而困扰,心情很烦躁。
(3)Target:我本来想要什么?
比如案例中的郝杰如果能把这些工作搞定,会对自己的工作很有帮助,不仅可以帮自己积累工作经验,还有利于自身的快速成长。
(4)Action:下一步,我该怎么做?
案例中的郝杰想要职位晋升,想要有一个更大的发展平台,就应该立刻去做这些挑战性的工作,遇到难题,咨询一下同事,在同事解惑答疑的过程中,他肯定会成长的。

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最重要,就反问自己:下一步我能为让自己知道什么重要该做些什么?这句话很神奇也很有效,我们可以下去经常练习,行动起来,就会忘记自己的坏情绪。
2、ETA带来的启示。
ETA在缓解情绪的过程中相当重要。第一个E让我们看到情绪,当我们清晰地描述情绪,情绪瞬间就自己消停了;第二个E让我们看到真相,当情绪过去的时候,真想才会一清二楚;第三个T让我们回到初心,很多时候由于工作繁忙,忘记了最初为什么出发;第四个A让我们开始行动,过去的不要再留恋,向前看,做当下最重要的事情。
所以,不是我们不够努力,原因是我们总想太多,没有及时解决心理矛盾的问题,如果能把磨难当动力,用豁达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,多一些阳光,多一份快乐就可以等到一切。
三、掌控情绪,进入高效无压的6个关键点。
1、改变自身偏悲观的认知。
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里格曼认为应该拥有这样一种认知:将失败和挫折认为是暂时的、特定的,由外在原因所造成的。也就是说,通过持续不断积极主动的努力强化和巩固新的情绪反应,来改变不满意的现实。
因此,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要随意猜想,不根据事实存在的真实情况就总是往最坏的地方预测。就比如我,本来字还写的可以,但是我每次去应聘的时候,总觉得自己写的字是世界上最丑的字,我的心里就非常难受。我就担心面试官看到我的简历报告会想:“这个人字写的太丑了,不会录取的。”甚至有时候我沉浸在这种消极的情绪中久久不能出来,心情长期处于低谷之中。
然而,我这种消极的思维其实大可不必存在,面试成功的几率和字迹美观的联系微乎其微,何必整日处于忧愁不安当中呢?
假如你无论如何都不能阻止自己的负面悲观思维,这时,你可以采用“森田疗法”,即:顺其自然,为所当为,用它指导这种反复进行却又不能停止的思考活动。“顺其自然”就是坦然接受这些负面想法和情绪的存在,不做无谓的抗争;“为所当为”指不要受消极情绪的影响,该干什么的时候就去干什么,不要停下来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,而是要坚持做某件事,转移注意力。

2、专注提升自己,不必过多在意别人的评价。
案例中的郝杰心情不好,行动受阻的原因就是刚处在项目经理(互联网)的考核期,他尽职尽责地做着各种任务,可是并没有得到老板的夸奖和肯定,始终对他不冷不热,令他垂头丧气,让他生出讨厌领导之意。
在心理学中,有一个理论叫:挫折—攻击理论,该理论认为挫折会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行为。没有受到肯定的郝杰,在情绪上波动很大,他总是和老板唱反调,老板交代的工作,也是拖延不积极。
其实,这个时候,你不妨换个角度思考一下,也许这样的老板要求比较高,追求完美,不单单是针对你,而是他惯用的一种固定行为模式之一。不要因为得不到老板的夸奖和肯定,就丧失工作的斗志,而是要觉得你的存在是有价值的,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提升自己的技能,只有自己真的变强大了,才会更加有底气,才会得到更多人的尊重。
3、运用“非暴力沟通”缓解自己的愤怒,和自己和解。
“非暴力沟通”有4个要素,分别是观察、感受、需要和请求。这4个要素要求我们按其顺序流程去交流彼此的想法、需求,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。
试想一下,有时候你在愤怒的时候就会不停地责备自己,责备自己不成才,责备自己无能去改变现实等;你也可能去不停地指责别人,用来发泄自己的情绪。其实这两种表达方式都不能改变现状,只会让情况越来越糟糕,让自己的情绪越来越妖魔化。
这个时候就要用到非暴力沟通,体会到自己的感受和需要,思考为什么会愤怒,是不是自己有什么心理需求未能得到满足,静静地思考一下,怒气也许就会消失。接下来你在换位思考一下,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,同样他肯定也有某一个需求没有得到满足,当你看到他的难处时,或许就会同情他,这样你就没有那么愤怒了。

4、改变自己的心境,为自己创造安静舒心的范围。
虽然周围的环境和你有一定的联系,但是自己的心情最终只有自己的心境决定。首先你要知道的是,人生不可能随时都称心如意,或多或少会遭遇逆境,既然你明知道不能改变环境,何不改变自己的心境呢?
案例中的郝杰不应该把自己的工作当作是一种负担,更应该是觉得这是个成长和学习的绝佳机会,既为自己以后转为正式的项目经理奠定了基础,又为自己的工作增长了经验,往积极地方面思考,就会觉得这是一种磨炼,是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环。
所以,一个人心情的好坏来自于自己的内心,如何内心平和,对任何事物都处之泰然,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多烦恼了;如果一个人心境不好,即使在平和的氛围,也会情绪万千,郁闷不已,所以说改变自己的情绪,还得从心境开始。把工作中的阻力变成动力,帮自己渡过难关,调控好自己的情绪,不要把一切事情的导火索都归咎于他人,真正的内在因素还是处理自己的情绪问题,不要被外界所干扰。
另外,需要强调一点的就是“情绪周期”,如何面对情绪低迷阶段?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情绪激昂的时候干一些难度大的、比较紧急的工作,让自己在良好的状态下迎接最新挑战,淡化不好情绪;在情绪低落的时候,多出去走走,找朋友谈谈心等,排解不良的情绪,顺利渡过情绪低潮期。
5、转移注意力,转变坏情绪。
好的情绪,往往更容易成功。让你的行为控制你的情绪,而不是让你的情绪控制你的行为,否则你就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,错失通往成功的机会。
当你情绪失控的时候,要有意识通过其他事情分散注意力,缓解紧张的压力。不要困在固有的思维里,凭经验看待问题,要换个角度看待事情,用积极地心态来面对问题,懂得去变通。
“郑人买履”故事的主人公是个不懂变通的人,过于拘泥于教条主义,依赖于数据的习惯,最终因过于相信“尺寸”,而没买到鞋子。有的时候人们的思维就像这个买鞋的郑国人,周围的环境明显变化,而人的思维却还是原地不动,所以才会有那样的结果发生。因此,我们遇到事情要学会变通思维,那么很多问题也就“柳暗花明又一村”了。
案例中的郝杰在感到自己身心疲惫的时候,就应该转变一下思维,让自己休息的同时,缓解一下自身的压力,思考一下是否有新的启发,问题也就更容易解决,工作才会效率更高。

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工作。——列宁
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高压状态,情绪紧绷,那么就会严重影响工作状态。因此,只有保证自己的充足休息,劳逸结合,进入工作和休息相互搭配的良性循环,才能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工作,工作效率才会更高。
6、让生活慢下来,远离焦虑。
焦虑现在已经成为现代人的通病,每天交通拥堵,你担心迟到而焦虑,办公室来了一位新同事,业绩非凡,你担心他会影响到自己的职位,开始紧张;孩子即将参加高考,你担心他考砸,爱人下班回的晚了,你担心他有外遇,心里忐忑不安......可能你自己还没有意识到,你已经被“焦虑”的情绪紧紧包裹着不能出来。
焦虑是如何产生的,都是自己制造出来的,有的人总觉得自己颜值低、能力欠缺、缺点太多,沟通能力差......每天都在挑自己的毛病,无缘无故给自己增加压力,整天被焦虑的心情所困扰,干什么也没有信心。
那么我们就可以从2方面做,一方面是自己做好反思,重新审视自己,看到自身的优缺点,不要一味地去否定自己,积极行动起来,主动迎接工作中遇到的挑战,用行动改变自己;另一方面就是放慢生活节奏,细细地品味一下生活,不要为了每天抢时间而变得紧张不安,忽略了生活的美好。
“慢生活”一词是由欧美国家提出的一种生活新理念,既强调人们把握一定的生活节奏,劳逸结合,张弛有度,不要让自己整天焦虑,不要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满满的。要给自己留一点“呼吸”空间,不要总是认为还有好多未做的事情而感到烦恼,也不要把自己的休息时间放在次要地位。要学会放慢脚步,懂得停下来享受一下生活,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,让自己充满快乐,远离痛苦和烦恼。

结语:
本文从认识情绪、ETA脱困四问法和改变情绪的6个关键点3方面分析了情绪对一个人是否成功的重要性,情绪的力量远比意志力大,因为我们并不是生活在对环境的感受中,而是活在对自己想法的感受中,而且我们的想法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,可见我们的行为是由想法(情绪)控制。工作和生活本身就交织着快乐和痛苦,关键是要看我们如何有效地调整控制自己的情绪,做一个聪明的人,因为情绪所具有的能量是一个人获得成功和幸福的秘诀。
如果我们想要改变自己的生活,那么就别让情绪淹没你,改变自己的情绪,保持清醒和自主,提醒自己如何控制思维惯性,运用ETA脱困四问渡过障碍,掌控6个调节情绪的关键点,高效无压的工作和生活,快速走上一条通往成功的捷径。